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農業(yè)科技 ? 科技動態(tài) ? 正文

加強科學普及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厚植土壤

發(fā)布日期:2022-09-07??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代小佩??瀏覽次數:100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內的學生在聽講。新華社記者 郭中正攝2022年暑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聯(lián)合打造的《科學公開課》在全網播出。其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每次播出的公開課觀看量都超過200萬人次。這讓物理所科普工作負責人成蒙感到欣慰。2014年,成蒙受命創(chuàng)辦物理所微信公眾號,當


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內的學生在聽講。新華社記者 郭中正攝

2022年暑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聯(lián)合打造的《科學公開課》在全網播出。其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每次播出的公開課觀看量都超過200萬人次。

這讓物理所科普工作負責人成蒙感到欣慰。

2014年,成蒙受命創(chuàng)辦物理所微信公眾號,當時只有他獨自運營,辛苦制作的“硬核”科普內容猶如石沉大海,讀者留言大多是“每個字都認識,但不知道什么意思”。

8年過去了,如今,物理所科普運營團隊擴大至50人左右,其下屬的各大科普平臺粉絲數累積超過800萬,高質量的互動也越來越多。

“這從側面反映出公民科學素養(yǎng)在不斷提升?!背擅稍诮邮芸萍既請笥浾卟稍L時稱,“因為恰好踩上了科普事業(yè)的風口,我們的科普內容才得以抵達更多人?!?/p>

成蒙的經歷,是十年來中國科普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政策紅利持續(xù)釋放 掀開科普事業(yè)新篇章

2016年5月,北京,人民大會堂。

習近平總書記的聲音響徹在“科技三會”的會場:“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重要論述是我國新時代科普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2016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印發(fā),成蒙備受鼓舞,“科普的前景一片光明”。

方向已經明確,目標重在落實。一系列推動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陸續(xù)推出,揭開了科普事業(yè)的壯麗篇章。

中宣部牽頭印發(fā)《關于豐富和完善科普宣傳載體進一步加強科普宣傳工作的通知》,科技部、中國科協(xié)研究起草科普頂層設計文件和規(guī)劃,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制定《關于加強中國科學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見》……黨中央、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在法制建設和政策制定上多點發(fā)力,共同擘畫新時代科普工作的未來。

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科普稅收優(yōu)惠政策相繼出臺,研究生做科普計入學分政策推出,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面向社會發(fā)布,行業(yè)科普、健康科普、軍隊科普等領域政策不斷完善,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科普工作機制。

藍圖繪就,號角吹響。各地落實黨中央的政策和號召,積極推進科普工作,形成了基層科普創(chuàng)新升級的生動實踐。

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29個省級行政區(qū)制定科普條例或實施辦法,24個省級行政區(qū)將科學素質納入本省級行政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17個省級行政區(qū)將科學素質工作納入本級黨委、政府考核內容。”

其中,有關科學傳播職稱評定的探索尤為振奮人心。2019年,北京在全國率先評選出首批75名高級職稱科學傳播專業(yè)人才,填補了我國科學傳播領域的職稱空白。

隨著《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要(2021—2035)》頒布,科普工作前進的號角更加嘹亮、步伐更加有力。

全民科學素質顯著提高 科普工作邁上新臺階

10.56%!

這是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相較于2015年的6.2%,提高了近1倍。

一個數字的改變,折射了我國科普能力質的飛躍。

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科普水平影響著國家的創(chuàng)造力和軟實力,一個國家的創(chuàng)新水平越來越依賴于全體勞動者科學素質的普遍提高。

時代所需,亦是人民所盼。5月31日,福州西湖賓館內,“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之女黃峻,作為中國科學家精神宣講團成員作主題報告,臺下的聽眾深感振奮。

這類科普活動層出不窮。每年,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等品牌活動定期開展,讓科學故事、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國科普基礎設施布局也在日益完善。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各地建設命名各類科普基地3281個,2020年全國共有科技館和科技類博物館1525座?!笆濉逼陂g,全國330余所科技館免費向公眾開放,接待人次超過3億。

全社會關心科普的熱情不斷高漲,科普的合力正在凝聚?!爸袊茀f(xié)聯(lián)合125家行業(yè)重點單位組建中國公眾科學素質促進聯(lián)合體,籌集公益科普基金近4000萬元。聯(lián)合16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科技文化場館、研究機構等成立中國科技文化場館聯(lián)合體,中國科幻大會、中國科普產品博覽會影響廣泛。”中國科協(xié)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普隊伍也逐漸壯大??萍疾堪l(fā)布的全國科普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專兼職科普人員達181.3萬,中級職稱及以上或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在專職人員、兼職人員的占比分別為62.45%、55.21%。

十年來,我國科普工作快速發(fā)展,呈現出新的特點:科普內涵由知識補課向價值引領轉變,科普理念從灌輸式向融入式服務轉變,科普手段從傳統(tǒng)傳播形式轉向信息化全媒體傳播。

對此,成蒙有切身體會。物理所以微信科普文章起家,現已推出短視頻、直播課、比賽、書籍等多種形式的科普產品,讓科普資源進一步下沉。

“這些年科普工作之所以取得顯著成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思想新理念的戰(zhàn)略指引?!敝袊茀f(xié)負責人表示。

創(chuàng)新動力不斷匯聚 科普惠及社會民生

“歡迎來到天宮課堂!”

2021年12月9日,王亞平的聲音從距離地面400公里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傳回地球,帶來了一堂奇妙的太空科普課。截至目前,2次天宮課堂全網總點擊量超40億次,將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子撒進了廣大青少年的心底。

“隨著‘雙減’政策落地,更多青少年有機會接觸科普,了解科技前沿知識?!背擅烧f。

在偏遠鄉(xiāng)村,科普教育也在落地生根。

黃才發(fā)是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的高中物理老師。2015年起,他開始給鄉(xiāng)村孩子做科普。七年來,黃才發(fā)的名字早已成為尋烏縣“科普”的代名詞。

“我明顯感覺到,近年來農村的科普大環(huán)境越來越好!”黃才發(fā)欣慰地說,“做科普越來越順心了,農村孩子們的科學素養(yǎng)也在不斷提升。”

在廣袤田野,科普工作澎湃著無限活力。

2009年,全國第一家科技小院在河北邯鄲曲周縣成立,搭建了高校學子與農民之間的橋梁??萍夹≡耗壳耙堰_到359家,覆蓋29個?。▍^(qū)、市),助力農民脫貧致富。此外,河南、江西等地將先進技術送到田間地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打造奶??破震^,四川省開設氣象專家“流動課堂”……科學普及提升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農業(yè)增產增收,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動力。

面對新冠疫情,科普成為抗疫利器;深入科幻影視劇創(chuàng)作,科學顧問成為重要角色;走進博物館,科普讓文物“動起來”、讓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雖比高飛雁,猶未及青云。全國科普工作聯(lián)席會議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指出,科普還存在很多問題,社會上依然存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科學普及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體制機制尚未形成,科普能力較為薄弱、對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支撐不足等問題,需要各部門各方面齊心協(xié)力共同解決。

談及科普事業(yè)的未來,成蒙充滿期待:“希望更多社會資源參與科普事業(yè),希望中國科普走向國際舞臺,把中國科技發(fā)展成就傳播出去?!保ㄓ浾叽∨澹?/p>

責任編輯:賀治瑞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