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鋸?fù)惖`屬蛺蝶科鋸?fù)惖麑?。白帶鋸?fù)惖捎谏术r艷、圖案美麗,好似女孩子的小花裙,故又被稱為“花裙蝶”。白帶鋸?fù)惖匀环植荚趶V東、廣西、海南、四川、云南等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蝴蝶泉公園內(nèi),白帶鋸?fù)惖潜容^常見的一種蝴蝶。
白帶鋸?fù)惖菩郛愋?。雄蝶正面呈橘紅色;前后翅外緣呈黑色、鋸齒狀,上有齒形白紋;前翅正面頂區(qū)黑色,有白色斜帶。雌蝶后翅正面為白色,中域至翅基有4列至5列黑色斑。雌、雄蝶前翅腹面的中室內(nèi)有6條黑橫線。
白帶鋸?fù)惖囊簧?jīng)歷四次“大變臉”,即卵、幼蟲、蛹和成蟲,生命周期為43天至54天。雌蝶將卵粒聚產(chǎn),每次產(chǎn)卵70粒左右。卵粒呈長饅頭形,有卵蓋,初產(chǎn)時呈淡黃色,近孵化時變成褐色。
幼蟲5齡。初孵時為棕黃色,多長毛,隨著生長,顏色變深呈褐黃色。2齡幼蟲呈棕黑色,蟲體有6列白色環(huán)紋,毛演變?yōu)榧?,呈棕黑色。頭殼上長出頭角,隨齡期增長按比例延長。5齡蟲體出現(xiàn)紅白黑三色相間環(huán)紋。
蛹體大部分為白色,雜有黑色及褐色斑,腹部末端黑斑界線模糊,連成一片,可以此與紅鋸?fù)惖挠枷鄥^(qū)別。
成蟲喜在林緣、灌木叢地帶活動,飛翔姿態(tài)緩慢,尤喜在馬纓丹等蜜源植物上吸食花蜜,對傳播花粉有著重要作用,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社會和經(jīng)濟價值。
在云南大理蝴蝶泉公園的蝴蝶大世界內(nèi),白帶鋸?fù)惖诖笃鸟R纓丹花叢中飛舞時,猶如穿著漂亮裙子的仙女翩翩起舞。
統(tǒng)籌:唐莉娜 趙瑋
策劃:和曉 張玉琴 許茹蕓
海報設(shè)計:馬益
審核:周成理
配音:李尚瀟
音頻制作:楊云逸
供圖:周成理 黃新涌
文案:張文灝 楊嬌嬌
來源:云南學(xué)習(xí)平臺 大理州學(xué)習(xí)平臺
責(zé)任編輯: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