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在樹干上的野生象鼻蘭
蘭生于幽谷,疏石敗葉之中,銀根盤錯,鐵線常青,不因霜雪變色,不與桃李爭艷,飄逸瀟灑,超凡脫俗。
象鼻蘭(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Z.H.Tsi),又名“氣死羊”,因高高地附生于樹上,山羊啃食不到而得名,非常形象。
象鼻蘭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主要附生在銀杏、榧樹、山核桃、板栗的主干或分枝上。
什么是附生植物?首先我們要區(qū)分一個概念,附生植物不是寄生植物。附生植物可以靠自身的光合作用生存,而寄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為其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需要吸收其他植物的養(yǎng)分才能生存,比如常見的菟絲子、槲寄生。附生植物不跟土壤接觸,其根群附著在其他樹的枝干上生長,利用雨露、空氣中的水蒸氣及有限的腐殖質(zhì)(腐爛的枯枝殘葉或動物排泄物等)為生。
象鼻蘭花莖單生于莖基部,總狀花序纖細、下垂,不分枝,花序上一般有8朵至25朵花,花苞初期呈淡黃綠色、狹披針形,后期漸變?yōu)榈仙⒍袪钆帕?。萼片(指花的最外一環(huán),能保護花蕾的內(nèi)部)與花瓣白色具紫色橫紋。
象鼻蘭花部的綜合特征
這么小小的植物為什么叫做象鼻蘭呢?就是因為它的近圓柱形的蕊柱看起來很像大象的鼻子。它的柱頭位于蕊柱基部;花粉團4個,近球形,大小近乎相等,彼此分離,表面具毛。
象鼻蘭花部綜合特征
象鼻蘭的生長能力較弱,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開花時萼片與花瓣緩慢展開,萼片與花瓣均為白色,內(nèi)面具有紫紅色條紋,同時花梗伸直,子房部分稍彎曲,從第1朵花開放到全部開放一般需要5天至7天。
象鼻蘭開花過程
象鼻蘭目前發(fā)現(xiàn)只分布于浙江臨安、安徽皖南地區(qū)、甘肅康縣、陜西鎮(zhèn)坪縣和佛坪縣等地,十分稀有。
由于棲息地破壞、生境片斷化、物種的生理生態(tài)學(xué)特性,加上人為過度采集,象鼻蘭種群更新受到嚴重干擾,居群急劇減小,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13年又被列入了《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附錄。
象鼻蘭如此珍貴稀有,除了保護原生境、減少人為干擾破壞外,進行實驗室組培試驗、人工野外回歸栽培也是保護象鼻蘭種質(zhì)資源、重建種群和確保其永續(xù)生長的重要途徑。
象鼻蘭實驗室組培試驗:a.成熟蒴果;b.種子萌發(fā);c—d.原球莖與分化小苗;e.壯苗植株;f.移栽生根成活。
在實驗室完成組培苗,進行煉苗鍛煉后,就可以選擇健壯種苗在原生境和相似生境開展人工回歸定植,進行野外回歸。
象鼻蘭的野外回歸:不同方式捆綁的象鼻蘭小苗
來源: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作者單位:杭州市臨安供稿中心
責(zé)任編輯: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