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珍稀植物園建立于2000年,至今堅持了將近20年,對峨眉山植物的保護做出重要貢獻,植物園是“峨眉山珍稀瀕危植物的展示窗口”。目前,植物園高等植物種類僅200種左右,占全山總數(shù)的5%;中國一級和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珍稀瀕危植物12種,占全山保護植物總數(shù)的7%。
“十里山溪秀簇中,別開一經入芳叢”。報國寺一角的珍稀植物園,在立冬后還是一片朝氣蓬勃,雖不是鳥語花香卻勝在婉婉靜謐。
喜歡在這里漫步行走,恰好有種感覺叫“踏莎屐逐高低綠,映日林拖細碎紅”。
既然叫珍稀植物園,自然是少不了有珍稀植物扎根于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峨眉山中的綠色精靈吧。
峨眉山擬單性木蘭
又名峨眉擬雜性木蘭,習稱黃木蘭,為峨眉山珍稀模式及特有樹種,對植物史研究有重要意義,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在從萬年寺南到觀心坡、北到洪椿坪一帶的常綠闊葉林中,海拔1200米-1500米處。
它是植物界的“大熊貓”發(fā)現(xiàn)時僅存72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物種。近幾年通過科研人員的努力,人工培育突破了近1100多株。
平日里在山里很難看到的“絕品木蘭”在植物園里能看到,你能想象開花后木蘭的清新脫俗嗎,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境界。
桫欏
別名樹蕨,屬蕨類植物門、桫欏科植物。峨眉山最古老的蕨類植物,是距今約1.8億多年前中生代侏羅紀留存下來的、唯一幸存的木本蕨類,現(xiàn)已列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多散生于海拔600米左右的伏虎寺一帶的溝邊谷畔,或陰濕密林下。
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稱的桫欏,沒有參天的軀干,卻歷經了億萬年的洗禮,樹林中的它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當走在植物園的小道中,你一眼便能察覺出,這片樹林里與眾不同的它,來自侏羅紀時代的驕傲。
峨眉桃葉珊瑚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米-12米;小枝粗壯,二歧分枝,綠色,光滑;皮孔白色,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較稀疏;葉痕大,顯著,為絞木科桃葉珊瑚屬桃葉珊瑚的亞種。分布于中國四川等地,生長于海拔800米至1300米的地區(qū),多生在林中以及常綠闊葉林中。
不怎么起眼的它悄悄的生長在植物園里,只有當它開過花之后,待到翌年果實成熟掛滿枝頭,那一簇簇殷紅如珊瑚般的美才能綻放。
不知不覺的已經在這里許久,植物園就像是一座小小的峨眉山,包羅萬象,且耐人尋味。小溪、石桌、還有那些別樣的“點綴”。
雞爪槭
雞爪槭是槭樹科,槭屬落葉小喬木;樹冠傘形。樹皮平滑。樹皮深灰色。葉近圓形,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掌狀,常7深裂,密生尖鋸齒。雞爪槭喜歡陽光,其葉形美觀,入秋后轉為鮮紅色,色艷如花,燦爛如霞,為優(yōu)良的觀葉樹種。
光聽著名字會覺得好怪異,但在這植物園里她絕對是顏值擔當,給這深秋的寂靜添上了一身紅影。
爪狀的樹葉向外延伸,葉尖向上翹起,這栩栩如生的擬態(tài),讓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天師栗
亦稱“猴板栗”,是無患子目、七葉樹科、七葉樹屬落葉喬木。小枝密生細毛。初夏開花,圓錐花序長達30厘米,花白色,有芳香。蒴果有尖頂。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深根性,生長慢,壽命長。
冠如華蓋的它把秋的美麗掛在樹梢,待到來年春發(fā)芽。
樟
樟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產于中國南方及西南各省區(qū)。越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國常有引種栽培。
在這林子里有一種清新,叫作“文藝青年”——樟樹。它用高聳挺拔的身軀,成功的與其它種類區(qū)別開來。、
獨在高處卻終年不敗,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有樟必有才,樟樹是賢才之代稱,它庇護著自己綠蔭下的十方生態(tài)。
那年花開花又落,何時又能見青華,愿你也能在峨眉山珍稀植物園里找到屬于你的安靜。
文字圖片由峨眉山景區(qū)提供
作者單位:中共峨眉山市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張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