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人文歷史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當日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fā)來賀信。在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yǎng)志,增長才干;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日子,帶著總書記的“希望”,我們來聽聽
    • 陳俊 孟含琪 劉美子 陳昌奇 等 2022-04-24
  • ?
  • 中華文化 | 剛柔相濟 Combine Toughness with Softness
    中華文化 | 剛柔相濟   Combine Toughness with Softness
    • 剛柔相濟Combine Toughness with Softness剛與柔兩種手段互相調劑、配合。“剛”與“柔”是指人和事物的兩種相反的屬性。就執(zhí)政理事而言,“剛”指強硬、嚴厲,“柔”指溫柔、寬宥,“剛柔相濟”相當于“恩威并施”?!皠側帷北徽J為是“陰陽”的具體表現(xiàn)?!皠偂迸c“柔”之間的對立與調和是促成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具體到政策、法令的制定與實施及社會或企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4-24
  • ?
  • 中華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中華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 四端Four Initiators仁、義、禮、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根于心。惻隱之心是仁之端,羞惡之心是義之端,辭讓之心是禮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八亩恕笔敲恳粋€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特征。人只要充分擴充、發(fā)揮自己內(nèi)心所固有的善端,就能夠成就仁、義、禮、智四德,從而成為君子乃至圣人。The four initiators are buds of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4-22
  • ?
  • 我家的麥收(劉敬君)
    我家的麥收(劉敬君)
    • 鄉(xiāng)村六月,熱浪滾滾,麥子熟了,金燦燦一眼望不到邊。還記得小時候,六月份是麥子搶收的季節(jié),這時的農(nóng)民最忙碌、最辛苦,我家也不例外。六月初,家里人便開始為麥收作準備:麥子的長勢,天氣的變化,人員的安排,車輛的使用,晾曬的地點,哪項都不敢大意;鐮刀、磨刀石、麥叉子、鐵叉子、耙子、繩子、袋子、篩子、大小簸箕等工具樣樣都要找齊。麥收農(nóng)具。(劉敬
    • 劉敬君 2022-04-19
  • ?
  •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 ?
  • 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寫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寫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 在高校,“新時代國家安全成就主題展”吸引師生駐足觀看,廣大師生加深了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解;在基層,國家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走進鄉(xiāng)村、社區(qū),人民群眾提高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覺……今天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活動主題是“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感悟新時代國家安全成就,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連日來各地各單位舉辦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
    • 仲音 2022-04-19
  • ?
  • 殘疾人就業(yè) employment for disabled workers
    殘疾人就業(yè) employment for disabled workers
    •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促進殘疾人就業(yè)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簡稱《行動方案》)指出,2022年至2024年共實現(xiàn)全國城鄉(xiāng)新增殘疾人就業(yè)100萬人,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持續(xù)提升,殘疾人就業(yè)權益得到更好保障。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a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promote employment for disabled people, according to a circular released on Ap
    • 2022-04-13
  • ?
  • 中華文化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中華文化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Past Experience, If Not Forgotten, Is a Guide for the Future過去的事情不能忘記,它可作為以后行事的借鑒?!扒笆隆奔催^去的事,亦即歷史;“后事”即后來的事,亦即現(xiàn)在和未來;“師”即效法、借鑒。其深層含義在于提醒人們要從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以此作為后來的參照或借鑒。中國古代注重修史,史學空前發(fā)達,為的就是總結前代治國理政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4-13
  • ?
  • 中華文化 | 見利思義 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
    中華文化 | 見利思義   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
    • 見利思義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在面對利益之時,首先思考、分辨利益的獲取是否符合道義。是儒家用以處理義利關系的準則。對利益的追求與對道義的堅守之間常存在沖突。人們往往會因為貪圖私利而忽視道義,行背德違法之事。針對這種情況,孔子提出了“見利思義”的主張,倡導人們應該在道義的原則之下謀求利益。知曉道義的是君子,一味追求利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4-13
  • ?
  • 中華文化 | 風骨 Fenggu,strength of character
    中華文化 | 風骨 Fenggu,strength of character
    • 風骨 Fenggu指作品中由純正的思想感情和嚴密的條理結構所形成的剛健勁拔、具強大藝術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的神韻風貌。其準確含義學界爭議較大,但大致可描述為風神清朗,骨力勁拔?!帮L”側重指思想情感的表達,要求作品思想純正,氣韻生動,富有情感;“骨”側重指作品的骨架、結構及詞句安排,要求作品剛健遒勁、蘊含豐富但文辭精練。如果堆砌辭藻,過于雕章琢句,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4-11
  • ?
  • 外婆的雞蛋(夏玉瓊)
    外婆的雞蛋(夏玉瓊)
    • 媽媽打來電話,說外婆生病住院了,我關切地詢問病情,想著這個周末一定要抽時間帶著女兒回去看看外婆。媽媽說:“你外婆又給你和妞妞攢了三十多個雞蛋,下次回來記得帶去吃?!甭牭竭@句話,我的情緒再也控制不住了……作者祖孫四代在我的記憶里,外婆家里總養(yǎng)著幾只雞,大家都說它們是外婆的“心頭寶”。每次媽媽讓外婆來家里住幾天,外婆總會說:“不行啊,家里
    • 夏玉瓊 2022-04-11
  • ?
  • 母親曬的魚(王彩虹)
    母親曬的魚(王彩虹)
    •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世上也許沒有哪一樣東西,會比美食更能安慰人心。長大以后,我走過很多好地方,吃過很多美味的食物,最想念的,依然是記憶中家鄉(xiāng)的味道。家常美味也是人間百味,是我們的信仰之源,樸素且有力量。我家的位置可以說是在整個村的最高處,爬上家里的平房,迎面而來的北風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海腥味。四下望去,家家戶戶,或屋檐下
    • 王彩虹 2022-04-11
  • ?
  • 云南瀾滄:拉祜族布衣
    云南瀾滄:拉祜族布衣
    • 云南瀾滄:拉祜族布衣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是拉祜族早期的聚居地。拉祜族紡線織布的歷史已有六百多年,至今仍保留著制作拉祜族服飾的手工技藝。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他們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先人的服飾特點,延續(xù)并創(chuàng)造了具有拉祜族特色的服飾。拉祜族認為黑色是吉祥色,拉祜族服裝大多以黑布襯底,用彩線和色布綴上花邊形成圖案
    • 趙蕨亨 李凡 邱雨 茶春燕 2022-04-08
  • ?
  • 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您都吃過嗎?
    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您都吃過嗎?
    • 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您都吃過嗎?西城區(qū)通訊站作者:周博男責任編輯:羅穎 白延龍
    • 周博男 2022-04-08
  • ?
  • 中華文化 | 知言 Discerning Statements
    中華文化 | 知言 Discerning Statements
    • 知言Discerning Statements察知言辭的真意。早期儒家的《論語》《孟子》等文獻中都提到“知言”的觀念。儒家認為,言辭是人們表達和交流的中介。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時候言辭并不能準確、真實、完整地傳達意義。因此儒家強調要善于辨察言辭偏離真意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探究言辭的真意。This term means to discern the true meaning of statements. Th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4-06
  • ?
  • 名言 | 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
    名言 | 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
    •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墩撜Z》一書主要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責任編輯:楊娜
    • 2022-04-05
  • ?
  • 四季歌——電影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清明
    四季歌——電影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清明
    • 四季歌——電影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清明責任編輯:張新宇
    • 2022-04-04
  • ?
  • 福建邵武:春社祈福 五谷豐登
    福建邵武:春社祈福 五谷豐登
    • 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沿山鎮(zhèn)徐溪村的田野上,處處彩旗飄揚,一片熱鬧喜慶的景象。一場盛大的傳統(tǒng)開犁儀式在這里舉辦,長者們在祭祀臺前誦讀了祭祀詞,身穿蓑衣的村民手持牛角,以古老而傳統(tǒng)的方式共同吹響了新一年春耕春播生產(chǎn)的號角。德高望重的長者在祭祀臺前誦讀祭祀詞。(來源:邵武市融媒體中心)村民手持牛角,一起吹響春耕生產(chǎn)的號角。(來源:邵武
    • 陳春花 劉建飛 李遠壽 2022-04-02
  • ?
  • 中華文化 | 輿論 Public Opinion
    中華文化 | 輿論 Public Opinion
    • 輿論Public Opinion眾人的言論。“輿”指眾人、民眾,“論”即議論、看法或意見。歷來開明的執(zhí)政者在決策形成之前都注重廣泛采集眾人包括普通民眾的意見,并希望決策符合下情,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決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至近代,“輿論”與public opinion對譯,成為有政治學、倫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多學科基礎的概念,一般指代表社會大眾或與國民意見一致的言論。古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3-25
  • ?
  • 中華文化專詞 | 治病救人
    中華文化專詞 | 治病救人
    • 治病救人Treat the Illness and Save the Patient治療疾病,挽救生命。使人擺脫危險和痛苦、恢復健康,這是醫(yī)療的本質屬性,也是醫(yī)者崇尚的宗旨或理念,體現(xiàn)了醫(yī)者尊重人的生命的悲憫情懷和人文精神。現(xiàn)在也多用來比喻針對人的缺點或錯誤進行批評或處分,促使其克服缺點、改正錯誤。批評或處分只是手段,而且對事不對人,目的是要把有缺點或錯誤的人拉回正確的軌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3-23
  • ?
 «上一頁   1   2   …   26   27   28   29   30   …   31   32   下一頁»   共635條/32頁 
?
按分類瀏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