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農(nóng)業(yè)科普 ? 正文

辟謠 |“高大上”的網(wǎng)紅蔬菜真的不可取代?無需追捧!

發(fā)布日期:2022-06-17??來源: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聯(lián)合辟謠平臺??瀏覽次數(shù):124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營養(yǎng)、健康、新鮮是當下人們對日常飲食的追求趨勢,特別是進入高溫天氣之后,綠色蔬菜成為美食達人在社交軟件上發(fā)布內容的主角。在這些點擊量超高的菜單中,有幾款看起來不太眼熟的“洋”蔬菜出鏡率尤其高,其中的代表就是羽衣甘藍、抱子甘藍、洋薊、蘆筍。這些食譜中的主角,在普通菜市場上見得不多。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真異常出挑?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些蔬菜的

營養(yǎng)、健康、新鮮是當下人們對日常飲食的追求趨勢,特別是進入高溫天氣之后,綠色蔬菜成為美食達人在社交軟件上發(fā)布內容的主角。在這些點擊量超高的菜單中,有幾款看起來不太眼熟的“洋”蔬菜出鏡率尤其高,其中的代表就是羽衣甘藍、抱子甘藍、洋薊、蘆筍。

這些食譜中的主角,在普通菜市場上見得不多。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真異常出挑?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些蔬菜的神秘面紗吧!

網(wǎng)紅蔬菜的身世與營養(yǎng)價值

羽衣甘藍在德國是一種冬季常見的大眾蔬菜,又叫“綠菜”,食用時通常腌制成酸菜。它原產(chǎn)于地中海至小亞細亞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的古希臘就已經(jīng)廣泛栽種,如今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種植較多,且品種各異,有觀賞用羽衣甘藍,也有食用羽衣甘藍。

抱子甘藍又稱球芽甘藍,也有人稱小洋白菜、小圓白菜、小卷心菜、芽甘藍、子持甘藍、小椰菜,是一種味道有點苦的蔬菜。在西餐中,抱子甘藍常作為配菜出現(xiàn)。抱子甘藍最早期的種植記載是在古羅馬時代,發(fā)源于比利時,后傳至德國。直至十九世紀,抱子甘藍主要是在歐洲西北部栽培。

菜薊又名食托菜薊、洋薊、朝鮮薊、球薊、菊薊、法國百合、荷花百合,是一種在地中海沿岸生長的菊科菜薊屬植物,是薊屬植物尚未成熟的花苞。菜薊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直至十六世紀,才傳至荷蘭、英國等地,十九世紀傳至北美。

蘆筍,相對于前面幾種蔬菜,大家應該熟悉一些。它原產(chǎn)于歐洲,以及北非和西亞,是被廣泛種植的蔬菜作物。實際上,蘆筍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栽種歷史,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言蘆筍能“癭結熱氣、利小便”;其根被稱為小百部,能潤肺鎮(zhèn)咳、祛痰、殺蟲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也將蘆筍列為“上品之上”,稱久服輕身益氣延年。因此,蘆筍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栽種和食用歷史,華北地區(qū)稱之為“龍須菜”。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我們覺得特別清新脫俗的網(wǎng)紅蔬菜,在其主產(chǎn)區(qū)其實也只是民眾日常食用的蔬菜而已,那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如何?看下面的表格就一目了然了。

備注:每種蔬菜以100克生鮮可食部分統(tǒng)計

上面的表格中詳細介紹了這幾種蔬菜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素。我們拿這四樣蔬菜與經(jīng)常吃的西藍花作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宏量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差異并不大。只是羽衣甘藍和洋薊的維生素A含量較高,而羽衣甘藍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

不過,在我國居民日常飲食中,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食品和胡蘿卜等富含類胡蘿卜素的蔬菜,而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是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因此只要正常飲食,一般不會出現(xiàn)維生素A和維生素C缺乏的情況。這么來看,這四樣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實并無特殊貢獻。

外來和尚”無需追捧 每周攝入25種以上食物

中國居民日常生活里所見的蔬菜種類非常豐富,從視覺上來看也是繽紛多彩、五顏六色,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為深色蔬菜與淺色蔬菜。其中深色蔬菜主要包括綠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等;紅橙色蔬菜主要包括胡蘿卜、西紅柿、南瓜等;紫色蔬菜主要包括紫甘藍、紅莧菜等;淺色蔬菜是指花椰菜、白菜等顏色較淺的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出,我們每天要吃不低于300克的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50%。絕大多數(shù)蔬菜具有水分含量高、能量低的特點,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為身體提供少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蔬菜源自國內還是國外,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實是差異不大的。同時,指南建議大家,平均每天要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25種以上。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把目光聚集在某些特定的蔬菜上,食物多樣、均衡膳食才是合理膳食的基本準則。

烹飪建議少油鹽 健康綠色不分中西

大家熱衷于選擇這些不常見的網(wǎng)紅蔬菜,重要的原因在于“物以稀為貴”,希望能夠在家門口就嘗到來自大洋彼岸的美食。但一些西方膳食中的美食制作過程,伴隨著高油、高鹽,比如某社交軟件上流行的食譜中比較常見的香煎蘆筍、咸香抱子甘藍等。原料雖好,但加工方式不當,依然會降低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帶來一定健康風險。因此,建議大家在烹飪這類蔬菜時,可以通過焯水、煮制等烹飪方式,加上少量的調味料后直接食用。

總結: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將這些網(wǎng)紅蔬菜作為普通蔬菜,清淡烹飪享用即可。關于健康飲食,還是應當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膳食寶塔的推薦,均衡飲食,健康生活。

作者:郭曉暉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講師

審核:宋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來源:科學辟謠

責任編輯:徐攀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wǎng)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