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科技博覽 ? 正文

科技名詞 | 多基因學說 polygenic theory

發(fā)布日期:2023-04-07??作者: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瀏覽次數:1365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多基因學說polygenic theory定義:由尼爾松·埃勒于1908年提出的闡明數量性狀遺傳的基因學說。認為數量性狀受一系列微效基因的控制,效應可累加,不存在顯隱性,且對環(huán)境敏感。學科:遺傳學_總論相關名詞:等位基因 數量性狀 非加性效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尼爾松·埃勒是一位瑞典遺傳學家,于1908年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學說,即數量性狀遺傳的基因

多基因學說

polygenic theory

定義:由尼爾松·埃勒于1908年提出的闡明數量性狀遺傳的基因學說。認為數量性狀受一系列微效基因的控制,效應可累加,不存在顯隱性,且對環(huán)境敏感。

學科:遺傳學_總論

相關名詞:等位基因 數量性狀 非加性效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尼爾松·埃勒是一位瑞典遺傳學家,于1908年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學說,即數量性狀遺傳的基因學說,也稱多基因學說。他認為,植物的許多性狀(如花的顏色、植株高度、籽粒大小等)是由多個基因的組合控制的,并且這些基因是分布在一對染色體上的。根據他的理論,每個基因都有兩個等效的形態(tài),稱為等位基因。當一個個體具有相同等位基因時,它們被稱為同合子;相反,則稱為異合子。此外,這些基因還有不同的表達量,從而影響了數量性狀的表現。

埃勒的多基因學說理論來自他的豌豆實驗。在實驗中,埃勒觀察到豌豆的花色、籽粒形狀和顏色等都受多個基因的組合控制。他還發(fā)現,這些基因是以一定的比例和方式進行組合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豌豆的花色和其他性狀呈現出連續(xù)性數量性狀的表現形式。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多基因學說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和修正。例如,我們現在知道基因表達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這意味著相同基因組的個體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性狀。此外,基因之間也可以相互作用,從而產生非加性效應,這進一步增加了數量性狀遺傳的復雜性。

作為遺傳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多基因學說為人類基因組和疾病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理論框架。在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多基因學說促進了研究人員對基因相互作用和表達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類基因組的復雜性,進而推動精準醫(yī)學的發(fā)展。在疾病研究中,多基因學說強調了個體化診療和治療的重要性。每個人的性狀和疾病風險都是由許多基因的遺傳信息和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共同決定的。這些基因可能是不同的類型,包括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線粒體基因等。了解個體基因組的差異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可以幫助醫(yī)生和研究人員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患者的風險。

(延伸閱讀作者: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李寧博士)

責任編輯:張鵬輝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