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文明的諸多故事表達中,與農耕相關的“豐收”主題是繞不開的經典,保護利用好這一資源,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指示的重要抓手。2018年起,我國開始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明確要求“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加強農耕文化傳承保護,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因此,挖掘黃河流域的豐收遺產,講好黃河流域的豐收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黃河流域歷史上的“豐收”敘事
“豐”字繁體作“豐”,許慎《說文解字》釋之為“豆之豐滿者也”,描述了古代容器豆被裝得滿滿當當的樣子。與之相關,“豐收”意為“收成豐富”,表達了傳統農業(yè)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飽含著對自然饋贈的禮敬和對族群繁衍的企盼。這種禮敬和企盼以神祇崇拜、祭祀活動、節(jié)日習俗等形式表達出來。
豐收神祇崇拜孕育于上古神話,傳說中的“農耕五祖”開了農業(yè)文明之先聲。此外還有“后稷稼播”的傳說,講的是周族始祖后稷自幼就喜歡收集野生植物種子并種到土里,長大后成為種植能手,并將經驗傳遞給周圍百姓的事跡。圍繞這些先祖事跡和傳說故事,形成了歷史悠久且綿延至今的神祇崇拜現象,構成一個“豐收神”信仰體系。
豐收主題的祭祀活動由來已久?!对娊洝ぶ茼灐へS年》曰:“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記述了民眾因糧倉殷實而祭祀祖先神靈的場景。在農業(yè)發(fā)展早期,人們認為作物豐收是神靈庇佑的結果,相關的祭祀活動隨之產生,形成“豐收祭”系列。其中,蠟祭至晚在周代就已流行,其目的在于感念諸神為本年度帶來的豐收,并祈求來年繼續(xù)得到關照。社祭的對象為“五土之總神”,早期由天子主持,目的在于“教民美報”,至漢代走向民間,獲得廣泛群眾基礎。
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習俗廣泛流行。農歷十月初十寓意“十全十美”,被民間社會視為豐收節(jié),其傳統已有上千年之久。春節(jié)也稱“過年”,《春秋谷梁傳》曰:“五谷皆熟,為有年也?!惫湃送ㄟ^“過年”來慶賀豐收,喜迎歲首。社日則是紀念土地神的日子,它起源于三代,宋代以后,舉辦時間穩(wěn)定在立春和立秋之后的第五個戊日。與這些節(jié)日相關,民間形成了春祈秋報、迎神賽社等習俗。據學者調查,僅山西晉城一帶遺存的帶有“春秋祈報”等字樣的碑刻就達數百通,反映了當時當地的風俗之盛。山西的社廟通常還建有“舞樓”,作為慶祝時的歌舞娛神之所。
“豐收”故事的歷史文化遺產依托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梳理黃河流域“豐收”故事的歷史文化遺產依托,大體可分為祠廟建筑、考古遺產、民間傳統等類別。
祠廟建筑作為紀念豐收神的場所承載著社會價值。有的廟宇標明主祭的神靈,如“神農廟”“后稷廟”等。以晉東南地區(qū)為例,該地分布著大量與神農有關的村落地名和遺址遺跡,僅高平市就有46座神農廟。另有部分廟宇以“土地廟”“土地祠”等為名。如汾陰后土祠,位于山西省萬榮縣黃河東岸,始建于西漢,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黃河流域的祠廟不限于紀念祖先神靈,與豐收豐產密切相關的牛、龍等動物形象都會得到尊重。其中,牛王信仰廣泛流傳于汾河流域,宋末元初開始建廟祭祀,至今該地仍有牛王廟及牛王廟會。
考古所見祈求豐收的遺址遺跡,實證文明起源。宋代之前承擔祭祀功能的場所以壇、臺等為主,由于時代久遠,通常需要考古發(fā)掘來呈現。如位于黃河沖積平原的山東省高青縣陳莊西周城址,發(fā)現西周早中期祭壇遺址,據考證為兼具社祭與軍祭功能的社稷壇。在周原遺址區(qū)內的陜西省寶雞市岐山鳳雛村南發(fā)掘的夯土遺址,占地面積約2180平方米,為迄今發(fā)現的規(guī)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遺址,其性質已被考證為社祀之所。由于祭壇通常在高等級祭祀活動中使用,規(guī)模宏大,祭祀遺跡復雜,是研究古代豐收祭的重要媒介。
慶祝豐收的傳統活動廣布民間,傳承著民族精神。如今沿黃河順流而下,隨處可見豐收的民俗景象。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二郎山“花兒會”于每年農歷五月十七日準時舉行,被譽為當地人的狂歡節(jié)。在陜西省關中地區(qū),“社火”作為傳統鄉(xiāng)村娛樂活動而流傳,在元宵節(jié)期間尤盛。在山西省,源于“鬧社祭神”傳統的土灘秧歌活躍于晉中一帶,“四月四”賽社活動則在晉東南地區(qū)持續(xù)上演。這些民間傳統反映區(qū)域歷史地理環(huán)境,承載族群集體記憶,也充當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和精神標識,鑄牢深沉的共同體意識。
“豐收”故事的當代研究與闡釋
在新時代講好黃河流域的“豐收”故事,需要充分發(fā)揮相關歷史文化遺產的媒介和資源作用,在摸清遺產家底的前提下,凝練故事主題,創(chuàng)新敘事策略。
首先,要推動歷史資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組織專業(yè)研究力量,整合歷史、文物、考古、民俗等學科資源,整理出版記載豐收祈愿等活動的官方與民間歷史文獻,開展系統的黃河流域豐收主題故事及相關習俗調查,梳理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臺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各考古學文化中的農作物栽培技術與農業(yè)種植經驗,掌握豐收祭祀主題的廟宇、壇、臺等遺存的保護與分布現狀。在建立完整的豐收資源數據庫的基礎上,鼓勵專家學者圍繞豐收故事和豐收遺產的歷史演變、空間擴散等問題開展多角度研究,講清黃河故事的歷史淵源。
其次,要深化故事主題的選擇、凝練和加工。在“豐收”故事的闡釋中,著力展示農耕文明中人與土地、水源、作物、家畜等的關系,彰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道,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著力展現族群為獲得豐收而進行的分工合作,為分享豐收成果而進行的制度安排,凸顯農業(yè)社會團結協作的公共精神,以響應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和共同富裕等國家戰(zhàn)略;著力展現農作物的引進與輸出歷史,農業(yè)技術與經驗的跨區(qū)域傳播,以及農耕信仰與習俗的民族間擴散,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歷史滋養(yǎng)。
最后,要創(chuàng)新故事表達的形式、方法和路徑。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為指引,立足傳統“豐收”故事的精髓,探索紀錄片、影視劇、展覽陳列、實景演藝等多元表達形式。引入大數據、區(qū)塊鏈、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以更加豐富、生動和立體地實現黃河流域內的資源共建共享,線下與線上相配合,展現出真實、立體、全面的黃河文明。嘗試推行面向本地人的鄉(xiāng)土教育、面向青少年的研學教育、面向社會公眾的博物館教育等細分產品,構筑能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故事傳播路徑,展現出可信、可愛、可敬的黃河形象。
(作者系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姜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