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春暖花開的日子,對于不少人來說,卻要經歷“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困擾?;ǚ圻^敏的“元兇”是鮮花嗎?如何區(qū)分過敏和感冒?“過敏星人”該如何度過過敏季?湖南省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為大家支招。
漫畫 余寧山
一到春天,不少人就“一把鼻涕一把淚”
噴嚏打個不停、眼睛癢到抓狂、鼻子堵到崩潰……萬物復蘇的春天,不少人卻“一把鼻涕一把淚”。
春光明媚,正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jié),但王女士卻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敢出門了,在鼻子出現打噴嚏、流清涕等癥狀之后,她的癥狀又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幾天,她的眼睛甚至嗓子都開始發(fā)癢。她說:“對我來說,春天是美麗的威脅,想親近但又怕親近?!?/p>
每年驚蟄一過,楊女士的鼻子就會狀況不斷,先是發(fā)癢進而頻繁地打噴嚏。為了緩解不適,鼻子已經被她揉得通紅,但癢的癥狀絲毫沒有減輕。她感覺周圍的空氣對鼻子充滿了威脅,隨時都可以引發(fā)不適。
4歲的浩浩(化名)最近總是噴嚏、鼻涕不斷,并伴隨著皮膚瘙癢,一抓就是一條又紅又腫的痕跡。媽媽很苦惱:孩子怎么又感冒了呢?近日,媽媽帶他來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為浩浩檢查后察覺孩子不像是感冒,于是為他開具了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浩浩是對花粉過敏。原來,這幾天長沙天氣晴朗,媽媽便帶著浩浩到附近的公園游玩,沒想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后,花粉竟成了他致病的“元兇”。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過敏性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而過敏性疾病大多遷延不愈,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生活。
過敏≠感冒,同一癥狀反復出現要及時就醫(yī)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三病區(qū)主任、主任醫(yī)師王寧解釋,所謂過敏,即免疫系統(tǒng)“錯誤”地識別了無害物質而發(fā)生過度反應,從而造成的機體損傷。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
過敏性鼻炎。該病以陣發(fā)性打噴嚏、流清水涕、鼻癢、鼻塞等為主要表現,在春季多是散播在空氣中的花粉刺激所致,也有吸入其他過敏原的,如塵螨、霉菌、動物皮屑等。
過敏性結膜炎。有過敏性結膜炎的患者一到春天就會出現雙眼奇癢,同時伴有結膜充血和輕度異物感的癥狀,孩子多表現為揉眼睛、眨眼睛,其次是流淚、眼紅、眼酸痛、眼瞼腫、畏光等。該病通常與過敏性鼻炎同時發(fā)生,在臨床上又被稱為過敏性鼻結膜炎,主要是春季的花粉過敏導致。
過敏性哮喘。該病的誘因通常是在春季吸入過敏原花粉,患者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和咳痰,癥狀典型的患者有哮鳴音。
過敏性皮炎。春季紫外線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增加,再加上花粉、塵螨等過敏原的影響,人體毛細血管擴張充血、皮膚出現炎癥,導致皮膚出現紅斑、丘疹、瘙癢等癥狀。
雖然過敏性疾病的癥狀和感冒有些相似,但春季花粉過敏和感冒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花粉過敏一般同一癥狀反復出現至少持續(xù)三周左右,不伴有頭疼、發(fā)熱、肌肉酸痛等癥狀;感冒病程比較短,一般3到7天,很少超過兩周。如果在這個季節(jié)同一癥狀反復出現的話,要警惕是花粉過敏,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明確過敏原。
不是感冒,就可以不用藥嗎?錯。如果任由過敏性疾病反復發(fā)作,可能會朝著嚴重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對過敏性疾病應加以重視,阻止它由輕到重地進展。
“目前,臨床上檢測過敏原的方法主要有兩種?!蓖鯇幗榻B,首先是皮膚點刺試驗,檢測方法是將高純度的一些致敏原液體涂抹于前臂皮膚表面,再使用針刺的方法使局部皮膚出現一定的輕度損傷。等待15分鐘以后,如果患者對該過敏原出現過敏反應,就會出現局部的風團、紅斑以及瘙癢的癥狀,這時候就可以判定患者對該過敏原產生過敏癥狀。不過由于每種過敏原都需要做一個點刺,會產生一定疼痛感,有些患者尤其是兒童不愿接受。
此外,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簡稱sIgE)是過敏性疾病病因診斷的重要方法。當人體出現過敏狀態(tài)時,體內會激發(fā)出特異性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通過體外的抗原抗體反應來檢測血液循環(huán)中IgE的水平,就能判斷患者目前過敏的狀態(tài)。
看上去不開花的樹,才是花粉過敏的“罪魁禍首”
不少人可能會疑惑,為何生活中幾乎不接觸花,還會出現花粉過敏?其實,春季花粉過敏高發(fā),“罪魁禍首”并不是花。
自然界的花粉傳播主要分為風媒和蟲媒兩種形式。
蟲媒花粉:如油菜花、桃花、梨花的花粉,靠蝴蝶或蜜蜂等昆蟲傳播,特點是花朵鮮艷,帶有芳香或其他氣味,花粉顆粒較大,花粉量不多,不易四處播散,通常不會引起過敏。
風媒花粉:如柏樹、楊樹、柳樹、樺樹、梧桐等的花粉,特點是花粉顆粒小,花粉含量高,重量較輕,可以隨風飄散到各處,接觸到人體的皮膚、眼睛、口鼻等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過敏癥狀。
王寧提醒,想要預防過敏或減輕不適,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不接觸過敏原。
躲:上午10時、下午4時這兩個時間段的花粉濃度比較高,花粉過敏患者盡量避開這些時段外出。尤其不要在樹木密集的地方,進行長跑、爬山等劇烈運動,濃度高的花粉環(huán)境可能誘發(fā)憋氣甚至哮喘,危及生命。同時,盡可能減少身邊環(huán)境中的過敏原,保持室內衛(wèi)生,適當通風。有條件的市民可在家準備一臺空氣過濾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過濾花粉的效果。
防:外出時做好相應防護,戴口罩、眼鏡(非隱形眼鏡),外露的皮膚可涂霜劑。駕駛汽車的途中,盡量減少開窗時間?;丶液?,清洗臉部、手部等部位裸露在外的皮膚,更換衣物。
護:保持皮膚完整性,洗澡時不用力搓洗,發(fā)病時不抓撓、燙洗皮膚,出現皮膚脫屑時加強滋潤保濕,選擇柔軟的貼身衣物。
食:合理飲食,多吃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若過敏性疾病發(fā)作時,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明確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建議在過敏季到來前1至2周口服抗組胺類藥物等。若是提前了解到要去的地方花粉濃度較高,可提前服用抗過敏藥,或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在過敏季,要規(guī)律使用鼻噴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類滴眼液等,直至花粉季結束,不建議自行停藥。
責任編輯:李旸